欢迎来到 DEMOMY,你的线上收藏展示柜。你有放在抽屉内不知多少年的收藏吗?为什么不把它们贴上来与全世界分享?

1905年德布西《月光》(Clair de lune)初版樂譜

這本《貝加馬斯克組曲》(Suite bergamasque )的樂譜,不熟悉的人可能會感到陌生,不過提到阿希爾-克洛德•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年)的《月光》(Clair de lune)鋼琴曲,大部分人可能就會有印象了。實際上《月光》是《貝加馬斯克組曲》中的一部分。此組曲據信應早於1890年,在德布西28歲時就開始創作了,不過當時德布西認為這時的曲風不夠成熟,所以不願意發表。一直到出版社「E. Fromont」說服他將早期的作品出版,德布西才重新將之修改並於1905年發表了這本《貝加馬斯克組曲》,而其中的《月光》也一炮而紅成為德布西的畢生代表作。



相較於其他知名作曲家,可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其實德布西算是滿近代的。要不是他於55歲就因癌症病逝,以平均年齡來看,他就算活到二戰時期其實也不會令人意外。也因為如此,這本1905年的初版樂譜其實並沒有很老,要找到初版困難的地方反而在於一般西方樂譜店會拿來當一般老樂譜販售,而不會特地註明,筆者也是在眾多搜尋結果中反覆比對了初版樂譜的特徵才找到。...
继续阅读...  

1805 年貝多芬《A大調第六號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樂譜

這本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年)的《A大調第六號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Sonata No. 6 in A major, op. 30 #1)樂譜是由巴黎的 Pleyel & Fils aîné於 1805 年印製的。這奏鳴曲創作於1801 年至 1802 年間,並於 1803 年 5 月出版。本樂譜僅包含小提琴部分,標題還註明了是獻給當時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貝多芬當時也不會想像到一兩百年後德俄關係會變得這麼複雜吧?)。這是貝多芬在世時出版的極早期法國版本樂譜。

比較特別的是這本樂譜的封面右上角還簽有當時擁有者科萊特•雷塞特夫人(Madame Colette Reiset, née Godefroy de Suresne ,1782–1850年)的姓名。雷塞特夫人是當時法國國稅局官員以及法國銀行代理人雅克•路易•艾蒂安•雷塞特(Jacques-Louis Etienne Reiset,1771-1835年)的妻子,也是法國博物館館長、著名收藏家弗雷德里克•雷塞特(Frédéric Reiset,1815-1891年)的母親。洋洋灑灑地列出這麼多就知道這本樂譜的主人乃是當時上流社會人士。有趣的是目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還藏有雷塞特夫人的畫像,作者為安•路易•吉羅代•德•魯西-特里奧松(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1767—1824)。其實他們全家族的畫像都不時會在各大拍賣會出現(她女兒的肖像畫甚至還上過eBay),只能說貴族的歷史痕跡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想像的。



(Madame Colette Reiset , by 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
继续阅读...  

1698年英文版《中國近事報道》

這本《中國近事報道》(Memoirs and Observations Topographical, Physical, Mathematical, Mechanical, Natural, Civil, and Ecclesiastical; Made in a Late Journey Through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Published in Several Letters)最初於1696年出版,作者為法國耶穌會傳教士李明(Louis le Comte,1655- 1728年)。《中國近事報道》內容多為李明與教會以及其他重要人士的書信內容,為十七世紀歐洲極少數載有中國第一手訊息的法文著作,一出版就大受歡迎,還翻譯成了德文、義大利文以及英文等版本。這本為1698年的英文再版,與1697年英文初版的差別在於多了一些圖。不過本書在短短四年內就被法國教會列入禁書之一,而這一禁就長達三百年之久。一直到1990年,法國才又重新發行了《中國近事報道》。這也大概說明了為什麼網路上關於本書出版方面的資料並不多。


(《中國近事報道》版權頁,左邊為康熙肖像。)

從李明有個中文名字就知道這位作者並不只是來中國周邊晃了一圈就走,實際上李明不但在中國待了有五年之久,還晉見過康熙皇帝,甚至仔細地描述了康熙的長相與神態(當時中文著作絕對不敢寫實地描繪出康熙的面貌)。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讀者可以從一個客觀的外人眼中洞窺當時的中國,李明幾乎是以一個《星艦奇航記》(Star Trek)的成員在欣賞外星社會的角度來觀察中國的風土民情。撇開李明的宗教狂熱不談,他的確是一位極為傑出的學者,能在五年之間用科學的角度將中國的各風貌觀察得極其入微,批評的角度很多也是一針見血。其中他批評中國建築之間的缺乏協...
继续阅读...  

台灣民主國獨虎票第三版銷大圓戳封

福爾摩沙共和國(Formosan Republic),史稱台灣民主國,為1895年台灣人拒絕被割讓給日本而宣佈獨立的短暫政權。當時台灣民主國政府在台南安平海關稅務司麥嘉林(C.A. McCallum,英國人)的協助下,曾印製了三套史稱「獨虎票」的郵票。儘管被稱為郵票,不過獨虎票也肩負了為當時經濟拮据的民主國政府籌備軍餉的任務,也就是說當時買獨虎票的用途並不是只有拿來寄信而已,很多人也許是基於收集、紀念或是單純只是想要小額捐款(有沒有被迫就不得而知了),也會買一些獨虎票。這封所謂的獨虎票銷戳封就是在這時空背景下誕生的。

台灣民主國的郵戳大致上分為兩個版本,一大一小。大圓戳通常為黑色,上面有「Formosan Republic.Taiwan」字樣。小圓戳通常為藍色,上面有「Taiwan Republic.Tainan」字樣。雖然關於獨虎票的第一手文獻不多,不過坊間集郵界的共識是小圓戳大部分是用於郵政,大圓戳似乎就只是個支付憑證。由於當時規定從台灣寄出的郵件必須要貼有獨虎票才能夠放行,有些經由民信局運送的郵件,也是先貼有了獨虎票並銷戳之後再行運送,所以很有可能這些銷有大圓戳的郵件上的獨虎票實際上並不是郵資已付的證明而是一種完稅或是受檢證明。這也是為什麼後世集郵家在研究獨虎票的實寄封的時候會遇到許多不解的問題,比如說信封上貼的郵資似乎高得不成比例而且跟目的地的遠近毫無關連。

這張獨虎票銷戳封很明顯地並不是拿來寄信用,可是上面卻有全套的獨虎票並銷有1895年9月26日的大圓戳,所以很有可能是當時的人買來銷戳留作紀念的。這系列的西式銷戳封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糨糊塗得非常大氣,而且是直接在信封上抹成一片再貼上郵票,跟一般先塗在郵票背後再黏上信封的方式不一樣。而且這信封上左邊的郵戳很明顯是在糨糊半乾的情況下就銷戳...
继续阅读...  

1932年嘉義大通明信片

這張明信片的封面照片為嘉義大通(今嘉義市中山路一帶),圖上右側的八角圓頂建築物則為嘉義衛生公館。1906年梅山地震之後,由於城牆毀損嚴重,日本政府將嘉義市重新規劃,衛生公館就在這時空背景下於1909年落成。陳澄波於1927年所繪的《夏日街景》出現的橘色圓形屋頂的建築物即為嘉義衛生公館。該建築於1944年二戰時期因美軍空襲的關係被拆除。



(圖上照片的古今對照圖)


(拍照的地點為嘉義市中山路與公明路交會口的中央噴水池往中山路方向照去)
這張明信片是1932年(昭和7年)5月1日從臺灣嘉義寄往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 Canada),並貼有一張四錢的田沢切手。寄件者在信上有提到他正在熱帶的一個小鎮,當地盛產甘蔗、香蕉以及稻米。收件人為古因洛克小姐(Ms Gouinlock),而信上的地址只寫著沃爾默路(Walmer Road)。由此可知收件人應該是加拿大知名建築師喬治•華萊士•古因洛克(George Wallace Gouinlock,1861 –1932年)的女兒蘿拉•亨廷頓•古因洛克(Laura Huntington Gouinlock,1890–1982年),因為古因洛克為自己所興建的住所就位於沃爾默路,而他只有一個女兒。...
继续阅读...  

1902年寄淡水英國領事館(紅毛城)實寄封斷片

這斷片為1902年3月15日由英國伯克郡雷丁鎮(Reading, Berkshire)寄至位於福爾摩沙的淡水英國領事館(H.R. British Consulate, Tamsui, Formosa),也就是今日的淡水紅毛城。在集郵術語中,所謂的斷片是指將信封郵資及郵戳的部分裁切保存(不一定保有寄件人及收件人的訊息)。還好這張斷片人保有收件人資訊,因為這份報紙的收件人正好是當時英國駐淡水領事累門得•巴格斯•雷亞得(Raymond de Burges Layard),當然當時福爾摩沙由日本統治,所以雷亞得是屬於駐日代表。一般來說,集郵還是傾向保存完整的實寄封,不過當初的保存者會選擇將這信封裁剪倒是情有可原,因為這信封原本是用來郵寄報紙或是大型印刷品之類的郵資預付包裝紙。有可能是因為大小的關係,導致原本的信封被裁切保存。原本英國有所謂的報紙稅,一直到1870年,英國才改成隨郵資徵收,並推出了這款包裝紙。註冊有案的報社可以直接購買一張1/2便士(Penny)的郵資預付包裝紙,然後直接透過郵政系統將報紙寄到收件人處。


(本斷片與未使用報紙包裝紙的對照合影)

不過很明顯地,這份報紙包裝紙上面還多貼了兩張1/2便士郵票來補足郵資(uprated)。這點就比較有趣了,因為1/2便士郵資的寄送範圍僅限英國本土,所以要寄到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福爾摩沙,自然需要補貼差額。但當時的國際郵資是2.5便士起跳,為什麼這份報紙卻只貼了1.5便士的郵資呢?那是因為淡水英國領事館是屬於大英帝國的領土,而在大英帝國境內傳遞的信件的郵資比國際郵資便宜,是以1.5便士起跳,才會有這種情況。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張斷片上面並沒有日本帝國郵政的到達戳,因為這份報紙應該從頭到尾都是由英國皇家郵政來運送,並未經手他國。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小細節是原本報...
继续阅读...  

1614年德文版《世界誌》(Cosmographia)

這本書為1614年德文版的《世界誌》(Cosmographia)。該書的作者為德國學者賽巴斯汀•敏斯特(Sebastian Münster, 1488- 1552年),他在1544年出版了當時膾炙人口的《世界誌》。敏斯特是一名希伯來文教授,關於他的平生記載並不豐富,據信他從未離開過德國。不過藉由他所接觸到的各種書籍,敏斯特將來自各地的資料彙整而成一本介紹全世界地理、人文風俗的大全。尤其特別的是,與同時期書籍相較而言,《世界誌》裡面的插圖極多。以這本1614年德文版為例,全書前面二十六張跨頁地圖,內文還有將近七十張跨頁插圖,以及將近四百張小插圖,全部都是用木刻板精心雕繪出各地的風土民情。這讓《世界誌》一推出就一炮而紅,成為十六世紀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從1544年一直再版到1628年,將近依百年的時間內總共再版二十四次,可以想見其風靡歐洲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敏斯特於1552年逝世,之後的再版以及增添的內容都是由原出版商亨利希.彼得利(Henricus Petrus ,1508-1579年)及其子賽巴斯汀.彼得利(Sebastian Petri,1546 -1627年)繼續負責編輯。《世界誌》有德文、拉丁文、法文、義大利文及捷克文等版本,但沒有英文版,實際上英文在當時還算相對冷門的語言,一直要到十九世紀末才逐漸取代法文成為現今國際語言的地位。


《世界誌》標題頁及作者肖像

《世界誌》在歐洲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的原因並非其暢銷的程度,而是在於書中廣泛地向歐洲介紹了關於全世界的敘述。書中許多資訊及知識在現今看來當然是過時甚至是可笑的,但是它確確切切地反映了十六世紀歐洲民間的世界觀。舉個例子來說好了,這本書出版的年份在中國為明朝萬曆四十二年,當時的明朝人對於世界的邊緣是如何看待的?他們知道美洲或是歐洲嗎...
继续阅读...  

臺灣熱蘭遮城建城初期樣貌圖

這張臺灣熱蘭遮城圖(Fort de Zeelande ou de Taiovang)最初是出現於1704年出版的《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相關之航行記錄》(Recueil des voyages qui ont servi à l'établissement et aux progrès de la compagnie des Indes Orientales, formées dans les Provinces Unies des Païs-bas,之後內文簡稱《航行記錄》),作者為雷內•奧古斯特•康斯坦丁•德•雷納維爾(René Auguste Constantin de Renneville,1650-1723年)。雷納維爾出生於法國,由於他支持新教的立場,一度於1699年出走至荷蘭。他於1702年回到法國後,立即就被關進著名的巴士底監獄(Bastille), 一直到1713年才被放出來。雖然巴士底監獄在歷史上惡名昭彰,不過實際上其環境相對來說並不惡劣,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雷納維爾有辦法在獄中持續寫出了各種書籍及詩篇,而這本書寫成的時間正值他剛從荷蘭回到法國被關的時候。本圖是出自於1725年版的《航行記錄》,不過與1704年的初版無異。其實這本《航行記錄》是根據荷蘭史學家艾薩克•科梅林(Isaac Commelin,1598-1676年)於1646年出版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Begin ende voortgangh van de Vereenighde Nederlantsche geoctroyeer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一書為基礎而寫出的。

介紹了這麼多背景,本圖實際上能提供的訊息並不多。由於圖上的熱蘭遮城是描述1630年建城初期,所...
继续阅读...  

台灣民主國獨虎票第二版五十錢四方連

這是一張由臺灣民主國第二版的五十錢郵票所組成的四方連,上面還銷有1895年9月10日的大圓戳。臺灣民主國,又稱福爾摩沙共和國(Formosan Republic),為1895年清朝因甲午戰爭戰敗割讓台灣後,由台灣人(實際上很有可能是劉永福本來就很想造反)宣佈獨立而成立的短暫政權。自5月25日宣佈獨立後,於10月21日台南城破宣告終結,中間只相隔184天。在台南安平海關稅務司麥嘉林(C.A. McCallum,英國人)的協助下,台灣民主國於八月中旬發行了第一套郵票。由於時間倉促,第一版郵票採用刻印蓋章在白紙上的方式製造,但由於使用的金屬較軟(應為銀製),該印很快就磨損不堪使用。

當局約於八月底嘗試推出做工較精細的第二個版本,面值一樣有藍色30錢、紅色50錢及紫色100錢3種。這版本改用進口的機械製紙張,上面有模糊的「1101」水印,雖然仍是使用有機染料,但品質與顏色較第一版已經進步不少。這版開始,郵票間有打孔,不過票孔似乎是使用縫紉機穿刺出來的,孔距並不一致。由於從廣東訂製的版模不久後即運到,做工遠比第二版的精細,所以第二版出現的時間極為短暫,據信只有短短數日。由於數量過於稀少,實際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集郵界根本不知道有這一版的存在。尤其許多早期文獻只記錄台灣民主國兩版郵票的存在,文中的「第二版」其實是現今的第三版。一直到1924年開始,一些集郵家如歐費爾(H.R. Oldfield)才開始發現所謂的「第二版」其中似乎有兩種不同的版本。其中最大的不同在於第二版的虎尾指向左上角而第三版的虎尾朝上。

獨虎票的銷戳從第二版開始出現比較多大圓戳。不同於小圓戳上面的「Taiwan Republic ‧Tainan」,大圓戳上面的字樣為「Formosan Republic‧Taiwan」。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四方連上面雖然銷...
继续阅读...  

台灣民主國獨虎票「米老鼠」偽票

偽票在集郵界算是司空見慣,也很少有集郵人士會去蒐集偽票。不過這套俗稱「米老鼠」的台灣民主國偽票卻是非常的有趣。其實早在臺灣民主國發行郵票時,許多外國的集郵人士就已經虎視眈眈地想要收藏該票,畢竟大家都知道連當時的中國都打不過日本,臺灣民主國的黑旗軍大概也撐不了多久。臺灣民主國能撐多久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但是注定會滅亡的國家所發行的郵票,大家就很有興趣了,當時香港的報章雜誌就已經在密切注意臺灣獨虎票的相關訊息。熱門的東西自然就有人想要仿造,而這套「米老鼠」偽票就是當時的產物。

這套偽票特別的地方在於其出現的時間非常地早,在臺灣民主國還沒滅亡之前,這套偽票就已經出現了,相傳這套偽票其實是源自日本,而且其做工反而比真正的獨虎票還精細許多。這套偽票之所以會被戲稱做「米老鼠」,主要是因為上面的動物圖案臉上有一個「米」字圖樣,而之所以稱之為動物是因為根本沒有人知道上面這隻到底是什麼生物。既然不是老虎,那麼大概就是老鼠了,所以這就是米老鼠名稱的由來。真正的獨虎票只有三種面額,這套偽票卻有數種不同的面額,而且同一面額還有不同色彩的情況。上面的郵戳也是千奇百怪,有判金型、長方形及圓形等,甚至還有郵戳跟背膠同時存在的情況。當時人在台灣報導臺灣民主國起落的第一線記者詹姆士‧戴維遜(舊譯名為達飛聲、禮密臣或是大衛孫,James Wheeler Davidson,1872-1933年)提供了許多關於獨虎票的第一手消息,也可以算是當年臺灣獨虎票的權威。不過在他1903年所著的《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一書裡面所附的台灣民主國郵票插圖竟然就是這套偽票,算是變相的「官方」認證,由此可知這套米老鼠在當時已經是廣為流傳。


(《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書中所刊載...
继续阅读...  
关于 |  条款 |  隐私 |  联络 |  帮助 |  語言:
页面载入时间: 0.003 秒